屈原自恋的审美指向和具象形式
刘朝谦 刘可
(四川师范大学 三苏研究院,四川 成都 610068)
摘要:以往学者多从政治、道德的角度阐释屈原自恋的性质和意义,但屈原的自恋至少在表象上看明显是审美之恋。屈原所爱恋的对象首先是他自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,具有审美性、内指性、偏执性、狂狷性、排他性,是充分个性化的爱恋行为。屈原把他个人的美树立为人世众生的审美范式,并将人世划分为美丑两个对立的层面。屈原用楚地美的植物、巫教、神话和历史意象作为主要材料,构建其自恋美的具象形式,这在屈赋中俯拾即是。尤其是在楚地节日盛景的描摹中,自恋生成的美的赋象衍变为屈原爱恋故乡、故国的情感符号,最终成为他个人的乡愁。对于赋文学而言,屈原的审美自恋无疑是其文学性得以生长的本源,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。
关键词:屈原;审美自恋;具象形式;乡愁;节日的符号